3/30/2011

今日心得

用黑期預測恆指開市升幅
再用窩輪/牛熊高追/低撈,希望抓一半幅度.

允許溢價:
藍籌:2%
非藍籌:3%

思考問題:正股和窩輪/牛熊價存在time lag?
(即使莊轉得切,散戶未必可以?)

3/28/2011

研究結算日心得

因期指結算周恆指較波動,可以採取每日低買高估
->經查證,結算周沒有特別波幅,所有先前的結算日說法不成立

期指結算價的計算方法

期指結算價的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 2006-11-1   來源: 證券時報
  香港指數期貨,每個月倒數第二個營業日為最後交易日,最後一個營業日為最後結算日,以進行期貨及期權產品的結算工作。在香港每月指數期貨的結算價格在最後交易日當日進行,計算公式如下圖:


注:HSI-恒生指數,m-morning(早盤),a-afternoon(午盤)

公式是以最後交易日當天相關指數平均五分鐘為一個單位。在早盤交易時段,從上午十時至中午十二時三十分,共30個單位;下午盤交易時段,從下午二時三十分至下午四時整,共18個單位;然後取這48個單位的加總平均數。在前段交易時間,即月合約價格緊密追隨著恒生指數而浮動;在後段交易時間,由於市場大致預測了收市的結算價,即月合約價格反而會緊貼市場對最後結算價的預測方向。 
(=>恆指方向確定?)

由於香港指數期貨及期權的最後結算價出現上述獨特走勢,市場上很多投資者及機構法人均各自編寫結算價預測程序,並根據預測積極參與買賣賺取價差;而所有當月合約指數期貨都將在最後交易日收盤後自動平倉,投資者面對風險及所需成本較低,主要是市場最後結算價不會離市場估計的結算價太遠,加上參與自動平倉結算可以免收證監徵費及投資者賠償徵費用,因此該類型買賣頗受市場歡迎,成交量也非常可觀。 

期指結算日影響

期指結算日

每逢期指結算日,大巿通常較反覆,主要受投資者轉倉活動影響,而巿場往往會從這些轉倉活動,一窺基金大戶的部署,以預測未來巿況。以港股為例,期指每月結算前夕通常都較波動,一般來說,期貨期權轉倉時,未平倉合約(Open Interest)會出現四個情況。

■ 若大巿上升,未平倉合約亦上升,對大巿是利好訊號,代表好友信心增強,後巿有力再上;
■ 若大巿上升,未平倉合約下跌,則通常是基金空頭回補;
■ 若大巿下跌,未平倉合約亦下跌,則可能是多頭平倉,顯示投資者斬倉後大巿可能見底;
■ 若大巿下跌,未平倉合約上升,則可能是大戶正在沽空,是大巿向下的訊號。 

 以上所指是「未平倉合約淨數」,淨數是以所有結算系統參與者 (如證券行, 銀行)內不同結算戶口的淨期指倉數計算。若大戶在少數證券行/銀行開大量新倉時(不論是好倉淡倉),淨數就會明顯增加,相反大戶在少數證券行/銀行大量平倉則淨數會明顯減少。 

 另一方面 如果「未平倉合約總數」增加,即是市場上的人開新合約數目增加,新合約可以買升,也可以買跌,只會預示市場波幅增加,對預測後市升跌方向啟示不大。 


總數與淨數的分別

參與者 A參與者 B參與者 C
戶口 1戶口 2戶口 3戶口 4戶口 5戶口 6
戶口未平倉量 (張)+15-9+2-4+3-7總數: 20 = 15 + 2 + 3
參與者未平倉量 (張)+6-2-4淨數: 6 = 2 + 4

在這例子裡,市場上的未平倉合約總數是各戶口所持好倉量之和 (15+2+3),或淡倉量之和 (-9-4-7),等於 20 張;而淨數是各參與者未平倉合約淨數的好倉量之和 (+6),或淡倉量之和 (-2-4),等於 6 張。


 期貨是一個零和遊戲(zero-sum game),有人做期指好倉,亦會有人做期指淡倉;有買賣兩方,期指合約才能成交。期貨是有期限的,在期限到期當日,稱之為結算日。 

轉倉活動審視後巿去向 

 香港期指的最後交易日及結算日分別為該月最後第二個營業日及最後交易日後之第一個營業日,凡在期指結算當日,若買賣即月期指的投資者未有平倉,所持期指均會自動平倉,而最後結算價為最後交易日每5分鐘恒生指數報價的平均值,及以現金結算。 


範例
■ 合約月份     最後交易日 / 到期日   最後結算日 
■ 2010年09月  2010年09月29日        2010年09月30日 
■ 2010年10月  2010年10月28日        2010年10月29日 
■ 2010年11月  2010年11月29日        2010年11月30日 
■ 2010年12月  2010年12月30日        2010年12月31日 

 若投資者覺得自己所持的倉是正確,例如在二月做期指淡倉,認為三月份恒生指數也是向淡,可以把二月份的期指合約平掉,然後再做三月期指淡倉,這種把期指續期的做法,就叫做「轉倉」。 

美國三個月轉一次倉

 單是港股一月一次的期指結算,往往已令巿場駐足觀望,可以想像美國三個月轉一次倉的四期結算的影響力將更大。每年的3、6、9、12月的第三個星期五為四期結算日,四期包括股票指數期貨、股票指數期權、股票期權、和股票期貨,當中以股票指數期貨和股票期權較為活躍和重要。最近的四期結算日在3月19日,投資者屆時可視乎四期的轉倉活動,審視後巿去向。除了四期結算外,本周還有外匯期貨的結算日,每逢3、6、9和12月的第三個星期一是外匯期貨的結算日。 

恒生指數期貨 - 未平倉合約

■ 信誠證券 恒生指數期貨 - 未平倉合約 成交統計 
http://218.103.124.207/Dta/Default.asp

■ HKEx Daily Statistics - Hang Seng Index Futures
http://www.hkex.com.hk/eng/stat/dmstat/marksum/DailyStatistics_F1_HSI.htm


節錄:

1. 投資學堂 :探討期指結算

期指結算的影響


期指结算的影响

基本上,结算日就是为现货月期指平仓,倘若不是在市场主动自行结算,那末须按结算当日恒生指数平均价作为结算价。在期指合20年前推出的时候,结算价按结算日最后成交价计算,导致大户容易操控。现时改以平均价计算,表面上看来操控结算价并不容易,实则又不然。例如在结算日之前一日率先推低恒生指数,而结算当日再低开,便成功地造成一个较低恒生指数作为结算价。

依据上述理论,恒生指数周三下跌了152点至19553点收市,只要周四恒生指数再低开100点至19453点,即使周四中午市况扭跌为升,结算价按平均计算亦可徘徊于19500点水平。

基于上述境况,大户们一般都有一种很普遍炒法,便于于月初时造仓或称开仓,首先买入期指合约,然后大量买入股票。当恒生指数被推升高至高位时,才把手上买入的期指合约沽出获利;甚至在此时才沽出期指合约。然后,于结算日当日或前夕把手上股票组合悉数沽出,推低恒生指数,届时才于低位平仓结算合约或自动平仓,即以恒生指数平仓计算。

(pattern 不常出現!)

如此循环不息、屡试不爽,却又偏偏无奈其何。所以散户们便应该自己衡量期指结算效应,事实上结算日当日或前夕股市例跌已是惯例,故此不可以视为真正市况表现。


-------------------------------------------------------------------------------------------------------------


恒指期貨每月都會在該月的尾2成交日到期,然後結算,結算方法是用
恒生指數在這日的每5分鐘指數的平均價

點解期指結算日甘重要?



大概係因為期結係1個月一次....關係1個月既輸贏
所以大戶之間會有所角力....令市況近期結時比較波動



-------------------------------------------------------------------------------------------------------------


因為 d 未平倉合約, 會按那天每 5 分鐘的平均價作為  win / lose 的幅度
未平倉合約即係單邊合約, 如長倉 (買升) , 一張長倉買入時係 14500 , 如果結算日, 個平均價係 14300, 便蝕 200 點 , 如平均價係 14800 , 便賺 500 點。短倉 (買跌) 就剛相反
所以 d 大戶, 希望透過推高, 推低某些成份股來增加盈利 (or 減低損失)
有 d 人會在未到結算日己經平左倉, 多數係即巿炒家。平倉方法, 係持一張長倉, 然後持一張短倉, 相減後便是 profit / loss
己平倉的人, 己經結算左, 所以結算日唔關佢地事 



-------------------------------------------------------------------------------------------------------------

3/25/2011

羊群效應的威力

經濟學上所謂的羊群效應,是指大眾的經濟行為會出現跟風的情況。一般而言,能獲大眾垂青的產品應該是最理想的,所以跟著大眾選擇的經濟決定應該是最好的,但現實而言,這個跟風經濟行為並不一定理性。舉例來說,我們日常乘坐的計程車,某個品牌的汽車型號佔了絕大多數,但這個汽車品種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可是當大眾選定了這個汽車型號後,這個型號就變成了計程車的代名詞,要改變這個看法殊不容易。這好比在羊群只要有一隻羊自動的往一個方向走,整個羊群便會盲目跟隨一樣,羊群效應也可以生動地描述人的跟風行為。



就以最近的日本地震和幅射事件為例,不少人誤信流言,以為多吃鹽可以防範幅射,結果平時銷量平穩的食鹽,一下子被消費者掃光,價格亦因需求上升而大漲。當有人問消費者為何花上比平時昂貴的價格,兼且要輪隊購買食鹽時,很多都說不知道,或是乾脆的只是跟著別人排隊,這個就是一種羊群效應的表現。
地震過後日本的災區無疑是滿目瘡痍,但這並不代表日本的經濟會一厥不振,日本今年的經濟增長的確是會受到影響,可是以日本的經濟基礎來說,這場地震不足以令日本一沉不起,反而日後的災後重建,將會在未來三至五年引入更多的基建投資,而這會對日本的經濟有刺激作用。從這個層面看,日本股市因天災而大幅下滑盡管有其合理處,但下降的幅度又是否太大?這個市場反應又是否過敏?
要知道交易是由買賣雙方達成,如果市場小部份賣家因天災而對後市悲觀,這會反映在其急於套現的態度,於是一小部份賣家的急於求售,會令其他賣家也跟著拋售,資產價格的下跌也脫離了其合理值,結果當大眾醒覺先前的帶頭羊其實是過份悲觀時,大市的反彈也較強烈,這也解釋了為何每在一趟危機時,資產價格必定狂跌,而當危機稍為緩和時資產價格又上升,說到底還不是羊群效應的威力。
蘇偉文
恆生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兼金融學教授

日資未見恐慌「大暴走」

【經濟日報專訊】日本大地震引發核輻射洩漏危機,市場憂慮日本企業重演95年阪神地震「班資回日」,抽走區內資金。本報追蹤日資近年環球投資部署及中港業務發展形勢,一連兩天深入報道日本資金最新走勢。


3月11日下午2時46分,經過一連串的搖晃,驚魂甫定的日興資產管理(Nikko Asset Management)主席Tim McCarthy於東京總部點齊員工人數後,腦海便浮起如何向客戶報NAV(資產淨值)。這項每日執行的簡單任務,在地震後變得艱難︰「我們網絡系統著火、無電話、無資料、電腦都開不了,如何確定落盤交易完成?」日本9級大地震後,金融市場硝煙四起,日股至今累跌12%。港股僅在其後跌幅亦達5.6%。市場連日憂慮,日資或重演95年阪神地震後的「班資回日」。



阪神強震 力沽海外股債

摩根大通指出,95年1至4月,日本沽售海外資產錄得3,547億日圓,大部分為沽售外國股票和短期票據,相信是為災後重建及保險公司賠償而套現。

不過時移勢易,證券界普遍認為日本地震觸發區內資金「大暴走」(意指恐慌性大規模撤資及亂跑)機會不大,因日本近年對亞洲區股市投資比重並不如外界想像中高。

據日本財務省數據,2010年日本投資中國及香港股票分別增9,750億及8,876億日圓(折算為942億及857億港元,總額不足2,000億港元),佔日本海外股票投資總額共7.9%。以港股總市值20.3萬億元比較,日本去年內新增投資佔比僅0.88%,初步衡量應影響不大。

基金贖回佔組合1成內

有一名本地基金經理表示,近日已陸續收到日資贖回的要求,但規模不算恐慌性的龐大,只屬預期之內,贖回規模佔投資組合10%以下。他指近年日資對中國概念熱情不減,不少新成立以投資中資、國企等基金均有日資沾手。以他為例,2008年時曾成立一個規模5億美元,以投資中資股為主的基金,當時透過數家日資券商在日本推銷,僅數日內便足額認購,反應熱烈。

日資6年環球投資10萬億

以環球資產計,據花旗資料顯示,日本於海外投資(包括所有資產)由2005至2011年1月累計達103萬億日圓(約9.98萬億港元),當中亞洲僅佔3%。野村引用日本財務省數據,日本從2005至2010年流入環球股市淨額為1,940億美元(約1.5萬億港元),佔可投資市值僅0.8%,即使日本投資者撤資,對股市影響輕微。

投資涉足全球的日興為日本三大資產管理公司之一,旗下管理350隻基金、200個機構客戶,基金經理在全球55個國家股市投資,地震前管理資產值約1,700億美元,來自日本投資者佔60%。

地震後首兩小時,日本7家無線電話網絡全部癱瘓,之後有一、兩家可間歇地接通電話,McCarthy便集齊手提電話號碼,向主要經紀、政府、管託銀行等通訊。McCarthy接受基金雜誌Ignites Asia訪問指,當晚8時才集齊NAV數字,比正常時間晚了兩小時。

大地震後的周末,日興高層每天都回辦公室開會,重點討論旗下基金主要倉位及資金流動的問題,「我們需要好好準備客戶贖回,但周一(3月14日)贖回規模只較平日多一點。」尚算未見大混亂。
(系列上)

從日本三重災難 談災難經濟學

【明報專訊】2011年3月11日,是日本人難以忘記的災難日子。日本連續遭受9級大地震、海嘯和核電廠核泄漏的3重打擊。但日本人處變不驚,秩序井然。這天國才有的公民表現和地獄一樣的災情,對比強烈,震撼人心。



天災難防,但災難的損失和國家的社會條件是有密切關係,大家倒不一定知道。學者研究總結,如果一個國家的國民收入水準較高、教育程度較高、市場比較開放、政府規模比較小、金融體制比較發達和健全、則一旦發生大型災難,其遭受的人命與經濟損失(相對國家的人口和經濟規模)亦會較少。

這些結論其實不難理解。若國民收入高,大家都較願意花錢做妥安全預防措施。若國家富裕,政府亦較有能力在財政支出上多點撥款給預防天災的項目。國民教育程度高,危機意識亦較高,對環境認識亦較多,應付突變的能力亦較高。市場開放則容許競爭,讓商業保險發揮功能,而且市場開放容易引入人家的先進設備(馬爾代夫在2004年南亞大海嘯損失有限,就是靠日本技術建築的防波堤)。

大政府坐擁龐大社會資源,能夠開展預防災難的專案,而在災難後容易調動資源救災(中國可算是現成例子)。但政府對災難的防禦和災難後的反應通常是慢半拍,不及專門救災扶貧的志願機構的警覺和行動(看去年1月海地7級大地震便知)。小政府反而讓這些機構更能發揮其功能。

災難對當地長期經濟影響不大

先進的金融體制可以避免因信息不充分而作出的倉促、錯誤的投資決定、減少災難的破壞(今次福島核電廠核泄漏?)。

巨災對經濟的長遠影響有多大,言人人殊。古典經濟學理論認為巨災只會對短期的經濟增長有影響,巨災是不能左右當地的長期經濟發展。但熊彼得的創造性破壞理論認為巨災讓企業馬上添置新機器、設備,反而能夠即時提升生產效率,加快當地長期的經濟增長率。然而如果巨災對勞動力、機器的破壞不能即時補充,則這破壞力會成為長期的結構性問題,經濟不但短期受壓,長期增長亦會打折。理論歸理論,套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個道理,我們便要靠實證研究來發掘現實情。 Cavallo等學者去年給美洲發展銀行的報告,研究了196個國家在1970至2008年發生的6530次規模較大自然災難。這個嚴謹研究發現,不管災難規模、人命財產損失有多大,災難都沒有影響當地長期經濟增長。唯一例外的是如果災難帶來政治革命,則這個國家的長期經濟增長會明顯下降。

股市損失 數十倍於重建金額
日本經濟財政大臣與謝野馨表示,地震和海嘯所造成的損失只相當於日本GDP的1.2%,此次地震和海嘯對日本經濟增長不會有多大影響。參考1995年阪神地震的歷史,日本經濟增速甚至有可能高於預期水準。問題反而在地震之後引起的福島核電站泄漏輻射,日本政府手忙腳亂,全世界陷入核輻射恐慌,日股2天蒸發6600億美元,較地震、海嘯的損失加上重建的金額還大數十倍,這才是大問題。但願核輻射這一劫能安全渡過。阿門!
關於巨災與經濟增長的研究:
1.Cavallo etc(2010): "Catastrophic Natural Disasters and Economic Growth", IDB-WP-183
2.Cavallo & Noy(2010):"The Economics of Natural Disasters: A Survey", IDB-WP-124
3.Toya & Skidmore(2007):"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impacts of natural disasters", Economic Letters 94; pp.20-25

陳茂峰
CFA,CFPCM
御峰理財董事總經理

買衫理財學 省錢省力省時省電

每人都有獨特的穿衣品味、愛好、心得,稱為「穿衣經」。男士一般在衣著上所花的心思、金錢遠比女士少得多。一般而言,男士只需要兩套質料上乘、剪裁合體的西裝,幾件襯衫,幾條領帶就可以應對任何場合,包括求職面試、宴會、會議、甚至喪禮。一般而言,兩套西裝的顏色應為深藍和黑色。襯衫的顏色宜淺,例如白色、淺藍等,一定要質料上乘,最好是易燙的。領帶的顏色和花紋可以多元化一些,但當中一定要有一條是經典的斜紋。皮鞋方面,黑色是不二之選,可選擇名牌和經典款式,因為名牌皮鞋大多以優質羊皮和牛皮製成,不磨腳,而且有調查發現,人望女士是由頭到腳;望男士則是由腳到頭。因為皮鞋給了人第一印象,所以絕對值得重點投資。

女士穿衣經則複雜得多。若要選擇世界名牌的話,則要選擇其中最經典的項目,例如某大牌的大衣、風衣、套裝,因為這些是標誌性時裝,經年不衰,如果保養得宜,可以穿十年八載,甚至幾十年,即使步入中年後,仍然可以穿。有沒有發現,一些經典款是不打折的,就說明它是歷久常新,不會過時。在買這些經典款的時候,也要選擇經典的顏色,例如米色和黑色,這兩種顏色適合任何年紀人士,年輕時會穿得型格,中老時則穿得穩重。
還有一樣頗為重要的,就是多買免燙的衣服。一來因為燙衣服費力、費時又費電,尤其是夏天,燙衣服是件苦差,開冷氣燙衣物,更是費上加費。另外,你有沒有發現,衣櫃裡很多使用率不高的衣服都是需要燙的衣服,穿一次得洗一次燙一次,實在不化算。
另外,少買必需乾洗的衣服;多買可以手洗的衣服。其實很多標籤上標明必須乾洗的衣服都可以手洗,而且,乾洗用的化學品殘留在衣物上,會傷害衣服面料,最明顯的就是大衣,乾洗過的大衣無論是手感或顏色,都會大不如前,所以建議大家買大衣要選深色的,就是避免勤洗的後果。要衣物耐穿,不妨多花時間手洗,因為比起洗衣機,手揉對衣物的磨損小得多,而且也可避免衣物染色等問題,還可以節約水電呢!
除非你是從事有關時裝或是演藝的行業,否則在大減價時或在特賣場購買衣服可以省回一筆。新款衣服推出時其實包含了不少的溢價,是否願意付出是個人的選擇。
李兆波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及財務高級導師

金錢之外的投資──時間

《華爾街日報》--在我家,財富是一個相對寬泛的概念。金錢只是財富概念的一個基礎,絕對不是全部。因為我們對於財富的追求是以“平衡”和“完整”為目標。對於財富的定義,還包括身體健康、積極向上、擁有時間、良好教育、家庭和睦、子女成才和經歷完整等等很多方面。


時間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財富,因為時間就是生命。之前的理財文章主要講如何利用時間使財富增加。而我們認為理財的真正目的是為了能獲得更多的時間。如何讓時間增加,如何有效地用好時間,也是投資的重要部分。同樣的閑暇時間,有的人用來在網絡發泄不滿或者打遊戲聊天,有的人用來學習投資理財,久而久之就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雖然“人生而平等”,而且人類永遠在追求平等,但現實中存在著大量的不平等。然而,有一樣財富,對於每個人都是一樣的,從目前看來,是唯一平等的──那就是每個人每天都有24個小時。



由於在工作的早期就接受過“時間管理”的培訓,很推崇“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我家在時間管理方面有著驚人一致的觀念。先生始終認為,做家務不是太太應盡的職責。那些“緊急而不重要”(urgent but not important)的事物,如果能分包出去,就盡量分包出去。所以從結婚伊始,就是請小時工做家務,包括我在國內做全職媽媽的五年時間。先生是這樣算帳的,付給小時工的工資,2004年時是5到6元一小時,當然2010年時已經漲到15到20元每小時。整體來說,都是很少的,至少低於吃飯的支出。但是小時工能給太太帶來每天三到八小時的自由時光,即使這時間不用來賺錢,也由於不為家務所累,因而太太總是心情愉悅、身體健康、保持青春,不會因為操勞而成為怨婦。夫妻也不因家務吵架,因而更加和睦,也有更多時間和孩子玩耍。

有了時間,太太還能從事很多“重要但不緊急”(important but not urgent)的事情。例如,規劃一家人的教育和休閑、多讀書提高修養等。很多活動,尤其是自助旅行,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根據對我們自駕中國時間分布情況的統計,全部在路上的時間只有191天。前期準備工作,包括設定路線、鍛煉身體、閱讀遊記、整理資料、採購物資等,以八小時為一個工作日,花費了120天。後期整理工作,包括整理照片、寫遊記、發表博客等等,也以八小時為一個工作日,耗費了116天。而所有這些時間,都是由於有小時工辛勤勞動而換得的。所以,我們一直給予小時工很好的工資和發自內心的信任、尊重與感激,大家也一直維持著良好的關系。

把家務外包出去,不僅解放了太太,也給小時工帶來收入。在我家工作了五年的小L,由於工作出色,一直打好幾份工,工資持續增長。她的先生,是高空作業的建築工人,收入也不錯。兩個人在外打拼多年,起早貪黑、勤勤懇懇、省吃儉用。回國後再見到她,我高興地得知,他們夫妻已經於2010年在四川某縣城買了100平米的房子,且一次付清全款,而兩人的平均年齡只有35歲。真心地為他們今天的成就感到高興。

在美國陪讀期間,由於什麼都要自己做,我也深深體會到了一個全職主婦的辛苦、無奈和絕望。即使在美國期間,先生也鼓勵我只做最基本的家務,而把有限的閑暇時間用來帶孩子開拓眼界,即便去逛街也不要在家幹活。這樣的“勞動改造”使得我更加珍惜現有的生活,也更加感激小時工所做出的貢獻。我們國家三十年來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偉大成就,很大程度上都是農民工人辛苦勞作換來的。正是由於全職期間不是每天圍著灶台和孩子轉,而是發展充實了自己,也使得我在“脫離社會”六年且特別渴望工作之際,順利得到了一份工作,重返IT職場。

把家務分包出去,是一種低投入高回報的多贏投資。

撰稿﹕華爾街日報於敏 / 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