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2011

從日本三重災難 談災難經濟學

【明報專訊】2011年3月11日,是日本人難以忘記的災難日子。日本連續遭受9級大地震、海嘯和核電廠核泄漏的3重打擊。但日本人處變不驚,秩序井然。這天國才有的公民表現和地獄一樣的災情,對比強烈,震撼人心。



天災難防,但災難的損失和國家的社會條件是有密切關係,大家倒不一定知道。學者研究總結,如果一個國家的國民收入水準較高、教育程度較高、市場比較開放、政府規模比較小、金融體制比較發達和健全、則一旦發生大型災難,其遭受的人命與經濟損失(相對國家的人口和經濟規模)亦會較少。

這些結論其實不難理解。若國民收入高,大家都較願意花錢做妥安全預防措施。若國家富裕,政府亦較有能力在財政支出上多點撥款給預防天災的項目。國民教育程度高,危機意識亦較高,對環境認識亦較多,應付突變的能力亦較高。市場開放則容許競爭,讓商業保險發揮功能,而且市場開放容易引入人家的先進設備(馬爾代夫在2004年南亞大海嘯損失有限,就是靠日本技術建築的防波堤)。

大政府坐擁龐大社會資源,能夠開展預防災難的專案,而在災難後容易調動資源救災(中國可算是現成例子)。但政府對災難的防禦和災難後的反應通常是慢半拍,不及專門救災扶貧的志願機構的警覺和行動(看去年1月海地7級大地震便知)。小政府反而讓這些機構更能發揮其功能。

災難對當地長期經濟影響不大

先進的金融體制可以避免因信息不充分而作出的倉促、錯誤的投資決定、減少災難的破壞(今次福島核電廠核泄漏?)。

巨災對經濟的長遠影響有多大,言人人殊。古典經濟學理論認為巨災只會對短期的經濟增長有影響,巨災是不能左右當地的長期經濟發展。但熊彼得的創造性破壞理論認為巨災讓企業馬上添置新機器、設備,反而能夠即時提升生產效率,加快當地長期的經濟增長率。然而如果巨災對勞動力、機器的破壞不能即時補充,則這破壞力會成為長期的結構性問題,經濟不但短期受壓,長期增長亦會打折。理論歸理論,套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個道理,我們便要靠實證研究來發掘現實情。 Cavallo等學者去年給美洲發展銀行的報告,研究了196個國家在1970至2008年發生的6530次規模較大自然災難。這個嚴謹研究發現,不管災難規模、人命財產損失有多大,災難都沒有影響當地長期經濟增長。唯一例外的是如果災難帶來政治革命,則這個國家的長期經濟增長會明顯下降。

股市損失 數十倍於重建金額
日本經濟財政大臣與謝野馨表示,地震和海嘯所造成的損失只相當於日本GDP的1.2%,此次地震和海嘯對日本經濟增長不會有多大影響。參考1995年阪神地震的歷史,日本經濟增速甚至有可能高於預期水準。問題反而在地震之後引起的福島核電站泄漏輻射,日本政府手忙腳亂,全世界陷入核輻射恐慌,日股2天蒸發6600億美元,較地震、海嘯的損失加上重建的金額還大數十倍,這才是大問題。但願核輻射這一劫能安全渡過。阿門!
關於巨災與經濟增長的研究:
1.Cavallo etc(2010): "Catastrophic Natural Disasters and Economic Growth", IDB-WP-183
2.Cavallo & Noy(2010):"The Economics of Natural Disasters: A Survey", IDB-WP-124
3.Toya & Skidmore(2007):"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impacts of natural disasters", Economic Letters 94; pp.20-25

陳茂峰
CFA,CFPCM
御峰理財董事總經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