孖展與股票認購期權同是槓桿投資方法,都具有放大利潤的功能。
保證金交易(俗稱孖展 Margin Trade)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槓桿投資方法,大部分散戶優為之。散戶購入股票不需要付出全額的資金,只需繳納大概等於購入股票所需總額的5%的按金,並預先把將購入的股票抵押給經紀行,股票經紀即為他購入全部股票。
以“畢生”和“長空子”為例,“畢生”看好滙豐銀行,準備以$147.5購入一手(400股),投資總額為$59,000,他選擇使用保證金交易,故只需付出5%按金(即$2,950)。假設滙豐銀行在12月28日升至$152,“畢生”乘勢沽出並清算保證金賬戶,則他的股票買賣利潤是$1,800。同時,“畢生”必須支付利息給經紀行,以銀行最優惠利率8.5%計,假設股價一路向上而且從未觸及$147.5,從10月23日至12月28日之間66天的利息大概是$862。“畢生”扣除利息開支後的淨利潤是$938,66天内的回報率超逾30%。以真金白銀購入股票所獲取的回報率則是3%,中間差天共地。“博道高手畢生”對此回報率尚感滿意。
“期權信徒長空子”則選擇買入一手(400股)滙豐銀行股票認購期權,根據10月23日上午的市價,一份12月28日到期、約定價格為$147.5的股票認購期權的買入價是$3.18,一手滙豐銀行股票認購期權的總價是$1,272。同樣假設12月28日當天的結算利潤為$1,800,扣除購入認購期權總價的淨利潤是$528,66天内的回報率超逾40%,比保證金交易更驚人。由於期權是衍生工具,所以期權持有者不能收取股息。如果預計在投資(機)期内持有正股可望收取股息,則使用保證金交易模式的回報率將有所提高,在這情況下,期權的優勢也許不太明顯。
但所謂“聖人都有錯”,萬一“畢生”和“長空子”皆錯斷大勢,滙豐銀行股價竟掉頭向下,那麽“畢生”必須應經紀行要求添加保證金,否則經紀行將馬上行使合約權利,沽售“畢生”賬戶内的股票並進行結算。如此,“畢生”將面對重大的現金壓力,同時承擔越來越大的價格下跌風險。萬一“畢生”現金周轉不靈,則只好揮淚割掉投資承受損失,就算日後股價回升,他也只好望門興嘆了。
反觀“長空子”,他最大的損失不過是已經付出的保證金。在價格下跌中,經紀行不會要求他做什麽,期權發出者也不會要求他做什麽,其實他也真的沒有什麽可做,說他“等運到”也未嘗不可,但他的風險是固定的,只要有日上蒼垂憐,股價回升,他仍然有取勝的希望。
總論之,股票期權和保證金交易皆可達到槓桿效果,當市況向上時,因保證金交易有收取股息的優勢,兩者的效益分別不明顯。當市況向下時,保證金交易者有隨時被逼舉手投降的可能性,但股票期權的持有者則有“本錢”“等運到”,以防守效率論之,期權比保證金交易略勝一籌。當然,期權是有期限的,期權在期限内不能為持有者賺取利潤,持有者付出的期權金自然都泡湯了。反觀保證金交易,只要能堅守保證金要求,也不介意現金壓力,沒有期限的保證金也許比期權更適合。
李小龍謂:“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一言以蔽之,世界上沒有無敵的招式,也沒有放諸四海而皆準的方法,只有適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無限的方法中亦只有自己熟練、明瞭的有限方法才是取勝的方法。
長空無二
4/27/2011
4/26/2011
寫給80後、90後的理財箴言
80後及90後在人多優質職位少而競爭大的社會不容易突圍而出。以下理財箴言可以作為參考:
一、先買房,後買車
工作賺到第一桶金後,要先買房,後買車。因為房子是必需品,車子是奢侈品。如果有兩個人A和B,分別用第一桶金買房和買車。五年後,房價漲,A把原先的小單位賣掉,可以換更大的單位。而五年車齡的舊車是不值錢的。同樣的道理,如果有一筆錢,足夠買房和買車的話,要買就買昂貴的房,開平價的車。所謂昂貴的房不是指裝修豪華的房子,而提指地段好的房子,所謂地段好就是指,要不就是繁華熱鬧,交通方便,要不就是環境優美,再要就是有發展潛力。以北京為例,現在已是向五環發展,三、四環的房價簡值是天價,但三、四環的房子也不見得新,也不見得裝修豪華。
_______________
二、不要說發薪水給你的人的壞話
最笨的人就是說老闆壞話的人,很少老闆會有唐太宗或武則天的肚量,勇於納諫,從善如流,喜歡批評自己的下屬。尤其現在有博客、微博,只要稍不留神,說溜了嘴,話很快便會傳到老闆耳裡,以前說老闆是「米飯班主」,這是金科玉律。
_______________
三、永不背棄朋友
所謂「出門靠朋友」,「多個朋友多條思路」,有很多機會都是靠人情拉攏回來的。所以在現代社會,有廣闊的人脈,良好的人際關係尤為重要。任何時候都不要做損人不利己的事,朋友之間,互惠互利就最好了。
_______________
四、提防永不吃虧的人
放不吃虧的人,通常比較斤斤計較,不肯多付出一點,好佔小便宜。在利字當頭,可能會出賣朋友,背信棄義。同樣,自己也不要做永不吃虧的人,人生在世,很難一輩子不被別人佔便宜,有時,吃小虧反可以佔大便宜,因為人都喜歡佔小便宜,對方佔便宜多了,也會心存感激,在適當時候給予你一些補償,所以有一句話說得好,就是「心無城腑就是最大的城腑」,最後的贏家還是自己。
_______________
五、找一個可以甘苦與共的伴侶
如果兩人的理財觀念不一致,這不但預示兩人以後潛在著為金錢鬧矛盾的可能性,還暗示兩人的家庭背景、成長經歷的不同,揭示了兩人的性格壓根兒的不合。拍拖時,還可以單方面遷就,結婚後,就要一同分擔家庭的壓力,如果一個賺錢,但一個一味兒的花錢,二人肯定不可以同舟共濟,關係肯定也不可以長久。
李兆波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及財務高級導師
一、先買房,後買車
工作賺到第一桶金後,要先買房,後買車。因為房子是必需品,車子是奢侈品。如果有兩個人A和B,分別用第一桶金買房和買車。五年後,房價漲,A把原先的小單位賣掉,可以換更大的單位。而五年車齡的舊車是不值錢的。同樣的道理,如果有一筆錢,足夠買房和買車的話,要買就買昂貴的房,開平價的車。所謂昂貴的房不是指裝修豪華的房子,而提指地段好的房子,所謂地段好就是指,要不就是繁華熱鬧,交通方便,要不就是環境優美,再要就是有發展潛力。以北京為例,現在已是向五環發展,三、四環的房價簡值是天價,但三、四環的房子也不見得新,也不見得裝修豪華。
_______________
二、不要說發薪水給你的人的壞話
最笨的人就是說老闆壞話的人,很少老闆會有唐太宗或武則天的肚量,勇於納諫,從善如流,喜歡批評自己的下屬。尤其現在有博客、微博,只要稍不留神,說溜了嘴,話很快便會傳到老闆耳裡,以前說老闆是「米飯班主」,這是金科玉律。
_______________
三、永不背棄朋友
所謂「出門靠朋友」,「多個朋友多條思路」,有很多機會都是靠人情拉攏回來的。所以在現代社會,有廣闊的人脈,良好的人際關係尤為重要。任何時候都不要做損人不利己的事,朋友之間,互惠互利就最好了。
_______________
四、提防永不吃虧的人
放不吃虧的人,通常比較斤斤計較,不肯多付出一點,好佔小便宜。在利字當頭,可能會出賣朋友,背信棄義。同樣,自己也不要做永不吃虧的人,人生在世,很難一輩子不被別人佔便宜,有時,吃小虧反可以佔大便宜,因為人都喜歡佔小便宜,對方佔便宜多了,也會心存感激,在適當時候給予你一些補償,所以有一句話說得好,就是「心無城腑就是最大的城腑」,最後的贏家還是自己。
_______________
五、找一個可以甘苦與共的伴侶
如果兩人的理財觀念不一致,這不但預示兩人以後潛在著為金錢鬧矛盾的可能性,還暗示兩人的家庭背景、成長經歷的不同,揭示了兩人的性格壓根兒的不合。拍拖時,還可以單方面遷就,結婚後,就要一同分擔家庭的壓力,如果一個賺錢,但一個一味兒的花錢,二人肯定不可以同舟共濟,關係肯定也不可以長久。
李兆波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及財務高級導師
提升投資功力 首戒依賴傳媒
作者: 黃國英 (內容由Quamnet提供)
日本地震,倏忽逾月。地獄變天堂,恐懼轉貪婪,財富大幅轉移。當時曾在報紙專欄寫過:「要做到客觀抽離,應盡量避免過份倚賴大眾視像傳媒…日常生活小習慣,同樣會左右投資決定。」事實上,要提升投資力,審視自己接收、分析訊息的習慣,是乏人注意,卻功效甚高的一招。
大難當前客觀抽離
大難當前客觀抽離
後見之明,當時市場反應,有兩大荒謬之處:首先,地震是三月十一日星期五發生;市場要到十五日,才忽然極度恐慌。更神奇的,是十四日恒指竟開低收高、倒升收市,完全唔驚。再者,後來港人卻比日本人更驚惶:日人深受其害,卻排隊買米;港人隔岸觀火,竟瘋狂搶鹽!
「盲搶鹽」現象,只要理解「獎勵機制」,就會明白傳媒是何等「功不可沒」。傳媒非善堂,賺錢求存,為重中之重:電視 求收視,報刊求賣紙,不難理解。而高收視的新聞,例必撻到爆燈,感情洋溢至極,才能引人注目。至於準確與否,對比收視銷量,只能盡量兼顧。當時本地報紙的 頭版標題:「核恐慌罩東京」、「輻射人四圍飛」、「東日本全毀」,何其扣人心弦,但偏離現實。
回想去年歐債危機時,預言歐元滅亡,報導排山倒海;一年後,歐元兌美元,竟逼近1.5的歷史新高!金融海嘯時,眾大熊人評論員,每天出沒各大傳媒,預言大蕭條將至,誰知樓價反逼近97。01年911,電視每天重播飛機撞入世貿,多少人誓神劈願一輩子不再坐飛機,回教恐怖分子將稱霸地球?結果國泰創了歷史新高。
當靠視像難知真相
由此推論,當「災難」發生,希望從傳媒報導,了解事實「真相」,評估事件的長遠影響,再作投資決定,等同財務自殺!災難當前,死、傷、慘、痛、哀、愁,基於獎勵機制,必定鋪天蓋地充斥傳媒。就算有看通看透的高人,告訴記者:「其實當年切爾諾比爾事件(Chernobyl disaster),並沒令烏克蘭全滅。核電廠事故,跟核彈爆炸不同,是沒有蘑菇雲的。地球是圓的,而輻射線不懂以拋物線飛上大氣層,再射落香港。輻射塵不會立即飛到香港,因為東京坐飛機來港,都要幾粒鐘,輻射塵應該快唔過飛機…」,基於獎勵機制,能出現在傳媒頭版顯眼位置,機會微乎其微。
無須盲目排斥傳媒報導。存在即合理,人總不能每件事件,都親身到現場理解,總得有記者赴湯蹈火,不畏艱辛,前往報 導。只是凡有重大事件出現,要小心自己的分析,被排山倒海的報導,撻到完全被感性、感覺主導。正如自己寫過:「要做到客觀抽離,應盡量避免過份倚賴大眾視 像傳媒,因為廣播時間有限,只會集中在少數大新聞,兼且畫面有感染力,令觀眾情緒容易去到極端。反而應主動上網,或者多看篇幅限制相對較少的文字傳媒。」 找性格冷靜抽離的朋友分析商量,亦是一法。
4/21/2011
做生意和投資
【iMoney智富雜誌—荷馬學人集】
跟學生暢談金融和投資,其中一個同學仔告訴我,他對股票投資很感興趣,我遂好奇問道:「你覺得哪一隻股票比較好呢?」他告訴我一家本地銀行股,我追問原因,他說覺得那銀行的風險管理比較出色;當下我又按捺不住,再問及他作出這個結論的基礎。
最後才發現,他對這家銀行的認識,原來就只建基於平日一些傳媒的訪問。但對於銀行如何賺錢、存在甚麼具體的風險、如何減低和管理風險,事實上認識並不多。一如其他很多投資者,同學仔對於自己選擇的股票,可能流於過分自信。
我隨即跟他分享了一個股神經常掛在嘴邊的入門道理:買股票就是買一家公司的生意,是作為一家公司的股東。
彼時我們坐在一家Coffee shop喝咖啡,我就地取材,向他們問道:「假設錢不是一個問題,你最多會願意付多少錢,去買這家咖啡廳的業務?」他猶豫著未有回答,我提示他,可以循如何判斷一家企業是否一盤好生意、一盤值得投資的生意作為起點思考。
_______________
首富股神買賣生意起家
其實,如果「買股票就是買一家公司的生意,是作為一家公司的股東」,那即是說,如果我們不曉得甚麼是一盤好生意的話,就肯定不能成為成功的投資者。換言之,如果我們從來未擁有過做過生意(旁觀的專業人士不算)的經驗,然則一般而言根本難以弄懂甚麼才是一盤好生意。
股神巴菲特年輕的時候,就涉獵過不少生意;就算直到現在,他仍然是一個生意人,買賣公開的股票,其實只佔他總資產的四分之一(保險業務和基建是他目前的主要業務)。
進一步說,如果買賣股票其實是買賣生意的遊戲,那便不難發現,香港首富和巴菲特皆有不少共通之處。除了地產業務外,香港首富的別名是「Asset Trader」,由「賤買」上市公司作為旗艦,之後的二三十年,他透過買賣生意增加財富。
事實上,買賣生意並不一定要在公開的股票市場進行,股神巴菲特就表明他比較希望能夠把一家私人企業買下來。因為他心知肚明在公開的股票市場上,很難找到又便宜又有價值的生意。
_______________
「做功課」不只看報紙
便宜與否,在公開的股票市場上是一個相對的、高透明度的概念:但在私人市場裏,情況則大為不同。先假設價錢不是一個問題,一家咖啡室每年賺10元的話,你會願意作價100元至200元買入這家餐廳,或者入股作為它的股東嗎?私人市場跟公開市場最大的分別,是我們傾向有更多信心,相信在公開市場裏,能找到人願意用更高價接貨的人,以增加利潤。
任憑誰都知道投資之前要做功課,很多人懶得做,但更多人其實是誤解了怎樣做。「做功課」肯定不只是看傳媒報道,而是要了解所投資企業的生意範疇、行業競爭形勢等。問問自己如果這是一家私人企業,我們願意付多少錢做她的股東呢?其中必定牽涉到我們對這間企業相關的行業的供應鏈、競爭情勢有深刻的了解。
_______________
憤怒荷馬
三位識於微時的「七十後」金融界精英,畢業於美國著名學府。黃元山在紐倫港打滾投行11年後,現轉投評論和慈善工作;另外兩人完成博士學位後自組對沖基金(新聞 - 網站 - 圖片)。他們期望運用經濟學的思維,透視社會光怪陸離的現象。
跟學生暢談金融和投資,其中一個同學仔告訴我,他對股票投資很感興趣,我遂好奇問道:「你覺得哪一隻股票比較好呢?」他告訴我一家本地銀行股,我追問原因,他說覺得那銀行的風險管理比較出色;當下我又按捺不住,再問及他作出這個結論的基礎。
最後才發現,他對這家銀行的認識,原來就只建基於平日一些傳媒的訪問。但對於銀行如何賺錢、存在甚麼具體的風險、如何減低和管理風險,事實上認識並不多。一如其他很多投資者,同學仔對於自己選擇的股票,可能流於過分自信。
我隨即跟他分享了一個股神經常掛在嘴邊的入門道理:買股票就是買一家公司的生意,是作為一家公司的股東。
彼時我們坐在一家Coffee shop喝咖啡,我就地取材,向他們問道:「假設錢不是一個問題,你最多會願意付多少錢,去買這家咖啡廳的業務?」他猶豫著未有回答,我提示他,可以循如何判斷一家企業是否一盤好生意、一盤值得投資的生意作為起點思考。
_______________
首富股神買賣生意起家
其實,如果「買股票就是買一家公司的生意,是作為一家公司的股東」,那即是說,如果我們不曉得甚麼是一盤好生意的話,就肯定不能成為成功的投資者。換言之,如果我們從來未擁有過做過生意(旁觀的專業人士不算)的經驗,然則一般而言根本難以弄懂甚麼才是一盤好生意。
股神巴菲特年輕的時候,就涉獵過不少生意;就算直到現在,他仍然是一個生意人,買賣公開的股票,其實只佔他總資產的四分之一(保險業務和基建是他目前的主要業務)。
進一步說,如果買賣股票其實是買賣生意的遊戲,那便不難發現,香港首富和巴菲特皆有不少共通之處。除了地產業務外,香港首富的別名是「Asset Trader」,由「賤買」上市公司作為旗艦,之後的二三十年,他透過買賣生意增加財富。
事實上,買賣生意並不一定要在公開的股票市場進行,股神巴菲特就表明他比較希望能夠把一家私人企業買下來。因為他心知肚明在公開的股票市場上,很難找到又便宜又有價值的生意。
_______________
「做功課」不只看報紙
便宜與否,在公開的股票市場上是一個相對的、高透明度的概念:但在私人市場裏,情況則大為不同。先假設價錢不是一個問題,一家咖啡室每年賺10元的話,你會願意作價100元至200元買入這家餐廳,或者入股作為它的股東嗎?私人市場跟公開市場最大的分別,是我們傾向有更多信心,相信在公開市場裏,能找到人願意用更高價接貨的人,以增加利潤。
任憑誰都知道投資之前要做功課,很多人懶得做,但更多人其實是誤解了怎樣做。「做功課」肯定不只是看傳媒報道,而是要了解所投資企業的生意範疇、行業競爭形勢等。問問自己如果這是一家私人企業,我們願意付多少錢做她的股東呢?其中必定牽涉到我們對這間企業相關的行業的供應鏈、競爭情勢有深刻的了解。
_______________
憤怒荷馬
三位識於微時的「七十後」金融界精英,畢業於美國著名學府。黃元山在紐倫港打滾投行11年後,現轉投評論和慈善工作;另外兩人完成博士學位後自組對沖基金(新聞 - 網站 - 圖片)。他們期望運用經濟學的思維,透視社會光怪陸離的現象。
4/12/2011
現金儲備
【明報專訊】郭先生現年28歲,希望透過有效的理財方案,達至下列兩項人生目標:(1)結婚預算22至24萬元;(2)購置價值300萬元之物業。
根據他提供的資料顯示,其每年的總收入為46.2萬元,扣除所有開支後,每月可投資的資金約為2.5萬元。若把本年度和來年度個人薪俸稅項,以及已持有之每月投資供款計算在內,其每月剩餘可投資金額約為7,600港元(詳見附表)。
留意環球市 避免太依賴中港股
一、緊貼環球市 留意潛在風險
郭先生現時大概持有價值22萬元的股票項目,若以行業板塊區分,大致可分為金融(壽險、銀行),零售(衣物、皮革、鐘表和珠寶),以及房託基金。至於基金投資方面,其現有組合大約為16.5萬元。從郭先生的整體投資組合來看,極度集中於香港或國企股票。
其實,郭先生可多著眼環球的市場狀,以適當地調整自己的投資組合及避免因投資過分集中而導致龐大的損失。如若其強積金選擇也同時投放於類同的基金時,就應更為謹慎,時刻留意大市走勢。
此外,郭先生可多留意其他環球投資機遇。近日日本於大地震後,當地電子產業接近完全停頓,韓國有很多高質量的電子科技公司會否承勢搶佔全球市場份額?拉丁美洲國家將於2014年及2016年分別舉辦世界盃及奧運會,這兩項世界盛事又會否帶來一些投資機遇?
二、分散投資風險為上策
其實,無論選擇投資於已發展或發展中國家,甚至炙手可熱的金磚四國,同樣需要面對一定的投資風險,所以分散投資 的概念是十分重要的。分散投資的關鍵是投資項目的相關程度,所以分散投資的真正意義不在於投資了多少個項目,重要的是所投資的項目之相關程度;而風險管理的基本概念是透過分散投資策略,分散非系統性風險。就郭先生的情來說,除了一些香港及大中華市場的股票投資外,亦多向多元化發展,投資其他市場的股票或債券等,這樣便能減低「全軍覆沒」的風險。
三、流動現金儲備
郭先生可考慮預留3至6個月之日常開支金額作為應急錢。從現在所提供的資料可見,郭先生並未有作未雨綢繆的安排。雖然郭先生可選擇手持的股票作為應急錢,但投資市場始終存在一定的波動及風險,因此,郭生先應計劃預備一筆應急儲備作不時之需,以免影響自己的投資大計。
四、結婚置業大計
就郭先生現時的財政狀來說,要應付結婚預算的22至24萬元,相信迎刃有餘。至於置業方面,則須作周詳的計劃,才能逐步邁向置業目標。郭先生希望購買300萬港元的物業作自住用途,假設以三成首期作入場條件,即90萬港元。同時亦假設每年通脹率4%,年回報率9%,目標金額90萬港元,距離目標年期5年,所需每月投資額約為14,652港元。現時郭先生已月供10,000投資基金及股票,故只須另撥約5,000港元作投資,便能達至每月投資額14,652港元之目標。
留意加息信號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近日香港各銀行紛紛提高按揭息率,新做H按息率介乎H+0.9至1.3厘不等(H約為0.2厘水平)。假設加息信號漸漸顯現,供樓負擔一定會加重,故郭先生在計算置業預算時,亦須同時考慮加息和通脹因素及個人承擔能力。
瑞士尊貴理財研究及投資服務部經理 鄧開文
4/06/2011
東京電力
新聞分析:東京電力會破產嗎
2011 三月 30 21:24:17 PDT 来源:新華社
新華社東京3月31日電新聞分析:東京電力會破產嗎
新華社記者馮武勇
3月30日,東京電力公司股票連續第三天跌停,創1962年11月以來最低值。而3月11日大地震以來,東電股價已從地震前一天的收盤價2153日元(約合25.99美元),狂跌至30日466日元(約合5.62美元),總市值從3.46萬億日元(約合417.6億美元)縮水至7488億日元(約合90.4億美元)。東電會長俁勝恒久30日承認,福島第一核電站1至4號機組不得不廢爐。外界矚目下,東電正陷入一場存亡危機。
福島核電站事故發生以來,東電在處置核泄漏問題上的應急機制不斷遭到外界質疑,核泄漏對日本經濟和社會的負面影響也日漸擴大,東電的賠償責任無可避免。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已明確表示,相關賠償首先應由東電負擔。
根據日本原子能損害賠償制度,核電站因地震海嘯等天災受損情況下,日本政府將以類似保險理賠的方式,向每個受損核電站賠償最高1200億日元(約合14.5億美元),超出部分原則上由電力公司自行承擔。福島核電站事故的賠償無疑將遠遠超過這一金額。
東電需要掏錢的地方還很多,包括廢爐、核電站除污、新增替代發電能力、核電站周邊居民和企業賠償、福島縣及鄰縣相關經濟損失、受輻射影響作業人員賠償等。
先看廢爐。據日本媒體報道,正常情況下,一個發電能力110萬千瓦的核電站廢爐成本約為800億日元(約合9.7億美元)。然而,福島第一核電站1至4號機組均已受損,且放射性物質外泄,廢爐難度和成本恐怕遠遠超於正常情況。日本九州大學教授吉岡齊指出,1979年美國三里島核電站事故中,僅取出原子堆中的燃料棒就花了10年時間,福島第一核電站完成廢爐至少需要20年時間,其間所需人力、物力投入絕非數百億日元就可了事。
再看賠償。福島核泄漏波及範圍和影響程度在日本歷史上沒有先例可循。唯一可供參考的是1999年茨城縣東海村核電站臨界事故時的賠償。當時包括個人和企業最終賠償對象大約7000多個,賠償總額約146億日元(約合1.8億美元)。而福島核電站事故中,僅避難者就接近10萬,福島縣和鄰縣的農產品大批下架銷毀。日本政府內部有聲音認為,僅賠償一項,東電就得拿出數以萬億計日元鉅資。
作為壟斷性企業,東電猶如日本經濟界的巨無霸。截至2010年3月末,東電總資產為13.2萬億日元(約合1593.2億美元),凈資產為2.5萬億日元(約合301.8億美元),用電簽約戶超過2800萬。東電今年1月31日發佈的財報預計,2010財年將實現營業額5.38萬億日元(649.4億美元),凈利潤1100億日元(約合13.3億美元)。
日本媒體盤點了一下東電的資金流“家底”:去年9月,東電時隔29年首次大規模增發股票融資,籌資大約4500億日元(約合54.3億美元)。3月23日,三井住友銀行、三菱東京UFJ銀行、瑞穗銀行和中央三井信託銀行組成的銀行團同意東電提出的2萬億日元(約合241.4億美元)緊急融資要求。此外,東電擁有大約2萬億日元的核電站修繕、淘汰、解體準備金,按照原先預案,僅福島第一核電站的解體準備金就有約7000億日元(約合84.5億美元)。BNP巴黎證券公司信用調查部長中空麻奈估計,東電今年在償還大約5700億日元(約合68.8億美元)企業債外後,最多還有3.69萬億日元(約合445.4億美元)現金餘力。
問題是,東電大量“出血”同時,其“造血”能力卻大幅降低,吃完老本後,今後一年東電恐將面臨嚴重的資金瓶頸。
從目前形勢看,福島第一核電站1至4號機組廢爐已無懸念,5、6號機組和福島第二核電站的重啟尚待時日,設想中的福島第一核電站7、8號機組建設將淪為空紙,而東電時隔20年重新開工的青森縣東通核電站也將被迫凍結。據測算,光福島第一、第二核電站停運本身,東電每個月就要減少750億日元(約合9.1億美元)售電收入。
核能佔東電發電能力的近三成。福島核電站出事後,東電電力供應能力從最大的6430萬千瓦下滑至大約3800萬千瓦。東電副社長藤本孝稱,為盡可能滿足夏季用電需求,東電無論如何都要在夏季前把供電能力提高至5000萬千瓦,這意味著東電必須不計成本,增加天然氣、石油為動力的發電能力,或者從其他電力公司購電。
此外,東電被迫實施的計劃停電和關東地區大範圍節電措施,預計將使東電減少兩成電費收入。
事故長期化、賠償“黑洞”化、盈利低下化,三重打擊下,東電似乎已無力回天。但東電控制著日本關東地區經濟命脈,“大到不能破產”。日本《週刊鑽石》指出,福島核電站事件暴露出民營電力企業的局限性,日本電力產業體制有必要作出重大調整,不排除東電國有化可能。
針對沸沸揚揚的國有化說法,東電會長俁勝恒久30日回應,他將盡力讓東電保持民營企業身份。
不過,當核泄漏事故的影響和善後遠超一介民營企業的應對能力時,政府介入似乎無可避免。無論是借鑒美國政府對通用汽車公司破產的處理方式,還是採用日本政府對日航重組的處理方式,東電早晚得給日本國民一個說法。(完)
作者: 馮武勇
4/04/2011
教訓
4/4 put工商銀行-loss3500
教訓:
1.以後吾做即市決定
2. 吾淨看技術分析
3. 看走勢:
1. 消息 2. 大市氛圍 3.(參考) 技術分析
->1,2,3 ok 去
->1,2 ok 目弟消息強度
->1,3 ok 目弟消息強度
->only 3->on9
->only 2,3->忍手吾去
4.吾覺得贏硬吾去
5. 每次覺得有必勝機會都博盡,10萬時修改
教訓:
1.以後吾做即市決定
2. 吾淨看技術分析
3. 看走勢:
1. 消息 2. 大市氛圍 3.(參考) 技術分析
->1,2,3 ok 去
->1,2 ok 目弟消息強度
->1,3 ok 目弟消息強度
->only 3->on9
->only 2,3->忍手吾去
4.吾覺得贏硬吾去
5. 每次覺得有必勝機會都博盡,10萬時修改
訂閱:
文章 (Atom)